目前分類:讀書後感 (12)
- Aug 03 Fri 2007 11:05
Sergey Lukianenko─幽巡者
分類:880‧當代文學
自評:●●●●●(5分~滿分!)
幽巡者是巡者系列的第三部曲
故事大體上較之前兩部無異
但是
這次探討的主題已經由絕善絕惡的二元論轉變為
灰階的善惡是可以存在的?
這又重新讓已經讀過夜、日巡者的讀者思考到底
為善,是真正代表光明?
為惡,是真正代表黑暗?
Lukianenko再次藉由高超的轉換視角的手法
讓讀者感受到完全不一樣的新觀念
確實值得一讀!
另外幽巡者就像前兩部著作
劇情的最後有著高潮迭起的轉變
不過這次的表現手法令筆者有點不太服氣
轉變太大了,大到事先不可能沒有跡象
而Lukianenko似乎故意讓主角忽視這些
也許都可以用"高強的掩飾法力"涵蓋
但個人卻認為這樣的急轉卻不如慢慢佈局的攤牌來的合理
話雖如此
筆者依然藉由本書享受到暢快閱讀的樂趣!
最後引述書中安東所說的話,個人認為十分具思考價值:
不是我們的天空,
我們無法飛翔。
而我們能做的是盡量不掉下來。
- Jul 24 Tue 2007 10:24
侯文詠──白色巨塔
- Jul 21 Sat 2007 11:23
Sergey Lukianenko─日巡者
分類:880,當代文學
自評:●●●●●(5分,滿分!)
日巡者是巡者系列的第二部曲
在作者闡述的背景中
夜巡者代表絕對的光明
日巡者代表絕對的黑暗
在作者的第一部曲"夜巡者"中
他站在光明的第一人稱撰寫
故事中的思想大都十分正面
而這次
他再次利用多重角度的方式
只不過重點放在日巡隊所代表的黑暗
其實或許真如日巡隊的說法
光明只是虛偽的想保護全人類
黑暗則只需要保有自己絕對的自由
在讀過兩部著作,從二元角度觀察善與惡
筆者似乎認為光明不一定永遠代表正義
造成筆者對善與惡的重新思忖
作者兩本著作所描述的觀點完全不一樣
如果只聽書名感覺上也許會認為是兩個對立的人寫的
但這就證明了作者的邏輯十分清晰
雖然描述觀點不同
但沒有任何的矛盾
讓筆者看的時候能夠細細思考他所要傳達的意思
- Jul 17 Tue 2007 11:44
Sergey Lukianenko─夜巡者
分類:880‧當代文學
自評:●●●●●(5分~滿分!)
這是俄國的小說
其中主要是虛構一個與真實世界平形運作的"幽界"
日巡隊代表黑暗
夜巡隊代表光明
作者在書中灌輸了新的善惡二元論的思想
日夜巡隊將善惡分開
沒有中庸、沒有灰色
只有絕對的黑和白
價值觀觀方面是蠻不錯的想法
可以讓在這世界上活過一段時間的人們
重新思考
究竟我們一直認為是對的事他真的是正確的嗎?
究竟我們一直認為是錯的事他真的是錯誤的嗎?
另外作者在本書中運用了相當高明的手法
故事中大多以第一人稱敘述
但有時會突然轉換視角,從"第三者的第一人稱"觀點來敘述
這種手法會讓故事讀起來充滿新意
但如果作者本身邏輯思緒不清
則全書會雜亂無章
這也可以顯現出Sergey Lukianenko高超的手筆
實為佳作
最後引述美國讀者Jessica的評語:
《魔戒》加上《駭客任務》的完美組合!
- Jul 13 Fri 2007 19:49
吳祥輝──驚嘆愛爾蘭
類別:747‧西洋史地
自評:●●●●(4分~還不錯!)
吳祥輝這次以愛爾蘭為主題
和上一本著作相同是以旅遊的方式分析及比較
愛爾蘭的歷史、政治、文化、景點之特色
愛爾蘭過去一直屬於UK(大不列顛聯合帝國)的一部分
在經過幾世紀的爭鬥、革命後終於在近世紀獨立
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
筆者好幾次在愛爾蘭歷史上看到台灣的影子
例如愛爾蘭的IRA(愛爾蘭共和軍)反抗UK的統治
及UK以暴制暴的鎮壓
與日本治台初期所使用的招數竟不謀而合!
其他還有許多相似處,這也正說明了愛爾蘭的歷史
和台灣相同...是一部悲情血淚史
另外,作者也詳細的描述愛爾蘭的文化
愛爾蘭人對於自己的文化十分保護
甚至在各大標版(包括加油站)上都有張貼「Proud To Be Irish」
作者對此與台灣做了比較,他會文化有另一層不同的說法
筆者特別讚賞作者對"文化"的定義:
「文化的趣味在欣賞不同,文化的滋味在吸納異種,文化的成長在學習不懂」
愛爾蘭也出了許多千古流名的人物
化學之父波以耳、詩人葉慈、樂團U2、歌手恩雅......
奇怪的是,大部分愛爾蘭詩人及文豪並不喜愛自己的祖國
葉慈的詩就全是英語的作品,描述的也都是淒苦的愛爾蘭
愛爾蘭竟如此悲哀,以至於連名人都不願頌揚?
愛爾蘭在2005年被英國"經濟學人"雜誌評為"最適合居住的國家"
國民GDP超過4萬美金
這樣的數字明顯和上方筆者所述不符
原因就在"外資"
因為外資,愛爾蘭得以經濟復甦
因為位置,愛爾蘭得以擁有外資
這,是不是又和台灣有幾分神似?
筆者最後對本書下了評語:
"這是一本能夠令台灣讀者神遊他國,回首我國的書"
- Jul 03 Tue 2007 00:04
Pepper‧White─創意工場MIT
類別:785‧各國傳記
自評:●●●●(4分,還不錯!)
懷特先生是MIT畢業的碩士,主修機械工程
而個人專長級興趣是在環境工程
他敘述自己在MIT(麻省理工學院)修碩士的過程
包括教授的上課方式、態度
以及對於專精的學問應該抱持的理念
政大教授鄭石岩先生讚其書"能使國內大學生振奮用心,積極向教授討教"
便可說明
另外他所敘述的方式是利用記敘兼抒情的手法
書中也約略提到他所修的機械學門內容
這部份文組或許比較不能理解
但除此之外本書更值得探討的部份是作者對學問的態度
他讓讀者可以深深的體會到身在全球前幾名的理工科研究所
而周遭盡是IQ高人一等的天才那是什麼感覺
許多人時常認為自己不如人
但讀過本書後可以了解到我們必須將自己定位在廣大的社會
而不是生活的小小空間
他也詳細敘述MIT對學問的態度
他在書中述及MIT的座右銘:「Mens et Manus(動腦也動手)」
可見"實作"在MIT絕對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
這也是筆者對於現今教育的感慨
看完本書
令筆者對於"求學"又有更深切的渴望!
- Jun 27 Wed 2007 23:22
俞子維─流浪吧,男孩!
- Jun 27 Wed 2007 20:46
Daniel Keyes─24個比利
類別:785‧各國傳記
自評:●●●●(4分~還不錯!)
真實存在世界上的比利本名為威廉‧密里根
因幼時受到繼父米查的虐待而產生了人格分裂症狀
不同於一般人格分裂
他所分裂的每一個人格擁有自己的意識、性別、年齡、能力、籍貫
"亞瑟"是英國人,對生物學有極大的天份和興趣
"雷根"是南斯拉夫人,在體格和槍法上高人一等
"湯姆"的電子知識之淵博令人望塵莫及(自修而來)
"阿達娜"是女同性戀,因渴望被愛撫而犯下強暴案等等
據本人的描述,當他們這些"人"要使用"比利"的身體時必須站在一盞聚光燈下
其他的"人"則進入內心沉睡
只有站在聚光燈下的"人"具有當時的記憶
因此所有"人"的記憶都是不完整的
重要的是
有些人格的本質是邪惡的
而在"混亂時期"(無法由統治者亞瑟完全控制格人出現的時期)
這些邪惡的人格"竊取"時間犯罪使"比利"遭到逮捕
在治療的過程中他嘗試將自己的多重人格"融合"
就本書所述,目前他依然在"融合"中...
本書採用半第一人稱視角的作法撰寫
使讀者可以親身體驗人格轉換時所造成的結果
也深深了解到世界上的確有"多重人格"這種病症
看完本書,不僅對這方面的病症有更深一步的認識
也可以了解到幼童的環境對他們的影響幾乎是一輩子的事情
這方面值得大家省思
- Jun 24 Sun 2007 21:22
吳祥輝──芬蘭驚艷
作者:吳祥輝
類別:747‧西洋史地
自評:●●●●(4分~還不錯!)
吳祥輝是民國七十年代有名的"拒絕聯考的小子"
雖然就讀台灣程度最好的建中
但仍不滿於台灣聯考的體制
此人擁有的清晰邏輯分析能力在本書展露無遺
本書是描寫作者與友人遊芬蘭的心路歷程
這不單單只是本旅遊書
他在旅遊過程中詳細的比較芬蘭的教育、制度、文化
清楚有系統的分析其優劣並和現下的台灣狀況做比較
讓讀者既可以了解芬蘭的風土民情、旅遊景點
也可以了解到為什麼該國會是連續五年
"全球成長競爭力"排名第一的國家
作者也用獨特的寫作風格敘述其與台灣的不同之處
並提出他所認為現下台灣欲脫離這種困境的解決之道
全書分析精闢、寫作手法獨到
讀完本書
讀者既讀了一本國外旅遊介紹
也讀了一本現下國際情勢分析
讀畢後甚至有種"有生之年一定要到芬蘭親自體會"的感覺
令人回味無窮
- Jun 21 Thu 2007 13:56
洪志鵬──最後的江湖道義
作者:洪志鵬
類別:非文學
自評:●●●●●(滿分5分!!)
洪志鵬是昇陽(Sun)公司的人員訓練總經理
他將他創辦的網路電子報"Java週報"上對資訊產業時事的評論集合成冊
在這本書中
他強烈的抨擊一些大家都認定的所謂的"潮流、趨勢"
例如微軟的.net是否真的有實現?
Linux的地位其實是有如在野黨的攻擊?
偉人傳記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大家真想以此為借鏡?
他所做的評論是在一般評書中無法見識到的
其一針見血的功力真的令我拍案叫絕
很少有看評書看得如此興奮
而且最令我滿意的是他評論的東西都是有證據的
例如他評論微軟在WinXP釋出時說過
"WinXP是完全脫離Dos的作業系統,其他像Win95/98/NT等都只是架在Dos上而已"
但在Win98等作業系統釋出時就已經說過"這是劃時代脫離Dos的作業系統"
這就造成了明顯矛盾
而這就是洪志鵬所要評論的
諸如此類的評論文章在台灣似乎沒幾個人寫得出來
優秀的評論家我還聽到龍應台
他所寫的"野火集"現在在金石堂都還看得到
這才是優秀
評論家最重要的就是可以看得比一般人遠
頭腦比一般人清楚
還要能直言不諱
而以上所述幾點在這本書中都可以體會到
所以結論
這是本好書~XD
P.S.大家有空可以到這個網站
這個網站可以讓你記錄自己看過的書,也可以和別人交流,是個不錯的平台
- May 13 Sat 2006 21:10
突然很想打這一篇~
最近不知道為什麼
突然就看了很多課外書
書名不外乎是像"關於Google的50個故事"、李開復博士"做最好的自己"
"全球半導體霸主Intel"、"全球軟體霸主Mircosoft"之類的
也看了學校圖書館的雜誌(其實那裏的雜誌數量真的頗多)
多認識了一些人
像Google創始人布林、裴吉、CEO史密克
原微軟副董事,現任Google中國研發部負責人李開復
Intel 創始人摩爾
台灣ASUS董事施崇棠等等
總覺得...自己離他們好遠...又好近
而決定這個距離的一瞬間
就是明年2月初的...學測
- Apr 05 Wed 2006 14:52
感想:等一個人咖啡
其實,九把刀的作品我是不常看的
一來我並不常看網路小說
二來我也和那九把不知道是小刀還是西瓜刀的刀不太熟
但李茂霖說那是個學生考上交大的故事
想上交大想翻天的我當然當下就決定要看了...
劇情...並不是第一次看見
轉折處也和我推測的沒有差異
但
個人認為我從這本書看到的東西和別人絕對不一樣
大部分人看完這本書會有一些有關愛情的憧憬
甚至會有一些激進人士直接去咖啡廳打工希望有段邂逅
(其實我也想去咖啡廳打工,不過我是真的想學煮咖啡)
而我看到的是
一個人縱使有希望要到達一個目標
也還是需要貴人相助
要是思瑩沒有遇到善數學的阿拓、善史地的鐵頭、善國英的清大直排輪社員
她能如此輕鬆考上交大?
而我個人也不太相信每天去咖啡廳打工
晚上回家唸書到2點睡覺
假日還有relex的人會如此考上交大
整本數最過分的事就是畫面的快轉
他直接從思瑩開始衝刺跳轉到
網咖內電腦顯示出"李思瑩 交大管理科學系"
這讓我深深認為
那九把刀把事情想得太容易了
算了~撻伐到此為止
除了以上的看法
我還是有看到別的東西
劇情部份就略過
當我再次從書上看到交大的"女二舍"、"十舍"、"竹湖"、"浩然"
去年暑假在交大經歷過的東西、回憶
(女二舍例外,我只有在樓下吃飯而已喔!!)
又一波波席捲我的腦神經
"歷歷在目"就是形容當時那種感動的最佳寫照
這本書 會成為其中一種動力來源
而他們 會幫助我進交大
加油!!
(變成心情文了...天呀@@)
P.S.書是王奕昇借給李茂霖,李茂霖又借我的唷